沧海桑田,钱塘巨变。
“十三五”以来,钱塘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努力使杭州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重要指示精神,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觉扛起“重要窗口”首个省级新区的使命担当,坚持生态优先,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就是赢得未来。
由此,“生态”二字,在钱塘沃土中生根、开花,加速生长。 “升格”为行政区后,钱塘区继续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坚定不移以“环境提质品质提升”为核心目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看颜值 美丽钱塘建设不断深化
今年春天,钱塘区临江江海湿地迎来了一位“贵客”——黑脸琵鹭。
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琵琶极为相似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
作为全球八大鸟类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和澳大利亚线路上的重要节点,每年冬天,成千上万只北方候鸟便会在江海湿地休憩、越冬。随着钱塘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鸟类栖息于钱塘区。据记载,钱塘区共记录鸟类16目45科147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22种。
“十三五”以来,钱塘区环境质量明显提升,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1%,全市排名第8位,较2015年提高47.2%。此外,PM2.5浓度 32.2μg/m3,较2015年下降44.3%。
在先后制定实施两轮美丽钱塘三年行动计划、生态文明考核纳入区综合考评、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还编制了《杭州钱塘区生态专项规划》,明确了生态发展目标、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环境管控、生态景观体系、生态发展策略等重点内容,并提出了管控措施及实施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期间,钱塘区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各企事业单位加大生态环保自主投入,累计完成生态环保投资超10亿元。
看气质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去年底,浙江省公布“美丽河湖”名单,杭州一共有23条河湖上榜,其中钱塘区临江护塘河也“榜上有名”。
这条河位于白杨街道,属钱塘江水系下沙片区,紧临下沙钱塘江大堤,属于大堤的护塘河。西起七格渠,东至下沙闸,全长约12.8公里。早期,临江护塘河是构筑钱塘江下沙沿江大堤时取土而形成的。当年的围垦战士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硬是用一副肩膀,挑出了广袤的围垦地。
根据“美丽河湖”创建要求,钱塘区结合辖区河道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临江护塘河“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多措并举、层层推进,最终顺利通过“美丽河湖”省级验收。专家组对临江护塘河绿水清波、野趣盎然的自然生态和“控、治、修、建、调、优”等综合措施和管理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条临江护塘河的“华丽蜕变”,以及包括它在内,整个“十三五”期间钱塘区成功创建的2条省级和4条市级美丽河湖,反映的是近年来钱塘区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美丽河湖”建设、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可喜成果。
比如蓝天保卫战,淘汰改造各类燃煤锅炉163台,完成结构关停重污染企业47家,“散乱污”整顿关停100余家,整治提升 VOCs 企业181家,恶臭异味治理37家,累计淘汰国三柴油车2073辆。
在净土清废方面,累计完成29个地块污染风险调查评审,实施2个地块治理修复。同时,建成投运第三固废中心,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企业危废规范化考核和塑料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
看监管 努力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严格执法,守卫碧水蓝天。
五年来,钱塘区强化执法监管,开展“雷霆”“利剑”“铁拳”等专项执法行动,累计检查企业上万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63起,处罚金额6500余万元。
在加大人力监管投入的同时,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让钱塘区环境监管能力“更上一层楼”。
在如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钱塘区整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并将其电子化,形成区内2300余个污染源普查成果。
同时,还积极推行“电力大数据+环保”排污监测系统试点,强化对轮胎制造等7个环保重点监管行业的监管。去年下半年,钱塘区还新建数字环保一期项目,整合优化辖区各类环保数据和信息资源,初步实现发现问题、交办问题、反馈问题的闭环数字监管功能。
看服务 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钱塘区一方面守好绿水青山,另一方面积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社会的发展中去,特别是不断优化环保服务,让环保审批成为企业落地发展的一项“易事”。
钱塘区严格落实项目环境准入的“三线一单”约束机制,积极开展环评管理工作“两提升、三强化”提质增效活动,全面深化环保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正面审批清单”,强化和提升服务能力,推行环评“店小二”“代办”服务。
围绕“2018年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审批最多100天”,到“2019年的90天”“2020年的70天”,积极实行环评“代办”服务,对赋码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并多次采取上门指导服务模式,同时自我施压,不断压缩审批承诺时限,先后经历了3次大提速,从法定30日到承诺7日,再到3日,直至公示结束后当天办理,助推项目落地。同时扩大“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范围,目前已覆盖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2个特色小镇、1个小微园区。
截至2020年底,全区已有超过50%的建设项目实行了承诺备案管理,更多项目享受环评简化、降级审批等改革红利,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新区高质量发展。(孙钥 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