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滦水河畔的夷齐故里,有这样一所文明而美丽的学校——滦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学校不断凝练环境文化,创新德育途径、课程体系和分享模式,“绿色教育”已硕果飘香。
在校园环境布置上,学校力求有灵动效果、有育人品位。园林花园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园林小品、立德树人文化石、曲径通幽文化长廊,掩映在“桃李满园”的樱桃园、“事事如意”的柿树园、“群英荟萃”的榆树园中。为加强阵地建设,学校精心打造了“中队星星屋”,使少队室与智慧教室相融合,把教室赋予红色元素,班训、励志语、规范和守则一应俱全,富有教育性,还有衍纸文化长廊、“百米长卷绘党史”“百幅书法写峥嵘”作品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为创新德育途径,使立德树人常态化,几年来,学校不断完善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为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框架奠定坚实的基础。积极开办家长学校,在读书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都有家长代表参加,实现了家校交流和谐畅通。打造“红色港湾”,与响嘡街道、榛子镇、小马庄镇“一校三镇”的联教共同体启动“红色领航十个百工程”,通过百支红歌给党听、百首诗词诵党恩、百个故事讲丰碑、百节优课促课改等系列活动,加强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把握学校发展脉搏。设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春天带领学生到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学种植、侍农桑,学习掌握劳动技能,体会劳动的艰辛。
在校本课程方面,学校积极探索一套注重创造性的以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系列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了劳动教室——“小厨师训练营”,成为校内又一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基地以家庭生活劳动为基础,注重创造性劳动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必要劳动技能,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此外还有阳光体育课程,腰鼓、武术操、健美操、中华舞龙逐渐发展成全员参与的常态化校本课程。同时,学校把美育课程纳入学校大德育体系,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实现与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等学科的有机融合,来丰盈学校课程体系。(记者赵珺)